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9.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主在爱方面被比作太阳,在信方面被比作月亮;以及“太阳”表示来自主的对主之爱,“月亮”表示来自主的对主之信;如以下经文:月光必像日光,日光必加七倍,像七日的光一样。(以赛亚书30:26)
我将你扑灭的时候,要把天遮蔽,使众星昏暗,以密云遮掩太阳,月亮也不放光。我必使天上的亮光都在你以上变为昏暗,使你的地上黑暗。(以西结书32:7-8)日头一出,我就使它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以赛亚书13:10)
日月昏暗,星宿无光。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约珥书2:2, 10, 31; 3:16)
日头变黑像毛布,月亮像血,星辰坠落于地。(启示录6:12-13)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马太福音24:29)
还有别处。在这些经文中,“日头”表示爱,“月亮”表示信,“众星”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当这些不复存在时,经上就说它们变黑、不放光、从天上坠落。主在天堂看似一轮太阳,这一点也可从祂在彼得、雅各和约翰面前变了形像明显看出来:
祂的脸面明亮如日头。(马太福音17:2)
当这些门徒从肉体退出,处于天堂之光时,他们如此看见主。正是由于这种对应,有代表教会设立于其中的古人在举行神性敬拜时,面朝东方的太阳。也正因如此,他们使圣殿朝向东方。
10188.“要从坛边下面给它作两个金环”表神性良善的气场,结合和保存通过该气场得以实现。这从“两个”、“金”、“环”和“边”的含义清楚可知:“两个”是指结合(参看5194, 8423节);“环”是指一种神性气场(9498, 9501节);“金”是指良善(9874, 9881节);“边”是指一个边界,用来防止它们被邪恶靠近并伤害,如刚才所述(10187节)。由此明显可知,“(坛)边下面两个金环”表示神性良善的气场,结合通过该气场得以实现。之所以也表示保存,是因为香坛是用穿环的杠子来抬的,而“抬”表示保存(9900节)。
此处必须简要说明何为神性良善的气场。神性良善的气场充满整个天堂,还延伸到地狱;因为它就像世上太阳之热的气场,这热的气场在夏天甚至抵达没有太阳出现的黑暗地方。古人将这种神性气场称为放射光圈(circles of radiating light),神在它中间,天使则围绕它。因此,那些允许自己被主引导,因而从祂接受神性的人根据他们对神性的接受程度而在神性良善的气场之内。而那些不接受它的人的确也在这个气场之内,但他们的内层被如此关闭,以致他们感觉不到它的流注。因为那些在地狱里的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外在事物上,而不是集中在内在事物上。此外,邪恶和衍生的虚假从这些外在事物中散发出来,在他们周围出现时看似从火炉冒出来的烟,使得神性良善的外在气场昏暗、失效,而它的内在气场仍然存在。但他们不接受这个气场,因为它已经向他们关闭,但主仍通过它统治地狱。
之所以有一个从主发出的神性良善的气场,是因为天堂的太阳,就是主,是神性之爱本身;事实上,这爱就是如此显现的。它所发出的热是爱之良善,而它所发出的光是信之真理。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太阳”表示神的爱,它的火和热表示爱之良善,它的光则表示信之真理。
此外,从每位天使那里也发出一个来自其爱的气场,良善或邪恶同样照着每个灵人的爱从他那里发出;但从他们那里发出的气场不会延伸得太远。而神性气场则延伸到整个宇宙万物,因为它从至内在之物发出,而至内在之物是依次从它出来的事物的全部中的全部。关于这些气场,可参看前面的说明,部分还通过经历说明(1048, 1053, 1316, 1504-1512, 1695, 2401, 4464, 5179, 6206e, 7454, 6598-6613, 8063, 8630, 8794, 8797, 9490-9492, 9498, 9499, 9534, 9606, 9607节)。
6032.“约瑟一看见他”表觉知。这从“看见”的含义清楚可知,“看见”是指理解并觉知(参看2150, 3764, 4567, 4723, 5400节),也指有信(2325, 2807, 3863, 3869, 4403, 4421, 5400节)。关于“看见”表示理解,因而觉知,以及有信,要知道,人有两样事物,或说两个组成部分构成他的生命,即属灵之光和属灵之热。属灵之光构成其理解力的生命,属灵之热构成其意愿的生命。属灵之光由于它自己的来源而为从主的神性良善流入的神性真理,因而是从仁之良善流入的信之真理;而属灵之热由于它自己的来源而为主的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因而是属天之爱,或对主之爱的良善,和属灵之爱或对邻之爱的良善。如前所述,这二者构成人的整个生命。
至于属灵之光,这光与人之理解力的关系,犹如属世之光与其外在视觉的关系。也就是说,为让眼睛能发挥功能,就是能看见,必须有光来光照;然后眼睛才能看见它周围的一切事物。理性心智,即人的内眼也是如此。为让这眼睛能发挥功能,就是能看见,必须有从主所流入的天堂之光来光照它;当这眼睛被此光光照时,它也会看见它周围的事物。不过,它所看见的物体是属灵的,就是记忆知识和真理。然而,当这光没有光照时,人的理性心智,或内眼,和外眼或肉眼一样陷入黑暗,什么也看不见;也就是说,从记忆知识看不见任何真理,从真理看不见任何良善。光照理性心智的光是真光,这种光比世上正午之光明亮一千倍,我能证实这一点,因为我见过它。天上的所有天使都凭这光看见他们周围的事物,同样凭这光看见并觉知信之真理及其品质。这解释了为何“看见”在灵义上不仅表示理解,还表示凡属理解的活动,如思考、反思、观察、谨慎,以及许多这类活动;同样不仅表示信,还表示凡构成信的事物,如真理,取自圣言的教义等等。
关于属灵之热,这热与人之意愿的关系,犹如属世之光与其肉体的关系,因为一个赋予另一个生命。但由于它的最初来源(这来源可追溯到主那里),属灵之热无非是对整个人类的神性之爱,以及人由此对主,以及对邻的回应之爱。这属灵之热是真热;它以温暖或热愉悦或祝福天使的身体,同时以爱愉悦或祝福他们的至内层。正因如此,在圣言中,“热”、“火焰”、“火”在正面意义上表示与爱有关的事物,如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以及良善本身。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